科尔沁镇村村响广播节目第45期来咯
每一个清晨、正午、傍晚,在科尔沁镇各村,文明之声将准时传遍大街小巷。我们将精心设置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德模范故事”“传统文化大家学”“农技交流”“健康知识”“民法典小知识”等模块,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便民信息和咱老百姓身边的文明故事“打包”给您,敬请收听。
PART1
百姓有话说——让百姓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
“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
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苦难深重的内蒙古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从此有了最为先进最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负责党在北方工作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就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发展了韩麟符、荣耀先、多松年、乌兰夫等一批内蒙古籍共产党人。截至1925年党的四大召开,全国党员数量只有994名,内蒙古地区第一批共产党人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北京蒙藏学校,1923年成立了蒙古族第一个青年团组织,1925年成立了党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1925年初中共北方区委在内蒙古地区先后组建了中共热河、察哈尔、绥远和包头四个工作委员会,相比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要早,广西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梧州支部1925年10月建立,宁夏最早的党组织特别支部1926年冬建立,新疆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新疆分局成立于1949年11月,西藏最早的党组织1959年12月建立。
自四个工委建立开始,内蒙古地区党的各级组织就如原上春草,在漫长革命战争年代的严酷环境中生生不息。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产生和蒙藏学校党、团组织的建立,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直接成果,内蒙古地区“四个工委”的建立,是党执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政治成就。能够较早建立党的组织,既说明党对内蒙古革命工作的重视,也说明内蒙古各族人民革命意识觉醒较早。这些较早建立的党的组织,又对内蒙古地区革命事业的推进起到了先行导引作用。
PART2
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倡导敬老孝亲,践行厚养薄葬”长辈健在的时候要多多的孝顺,给他们好的生活使他们安度晚年,让老人在晚年吃好穿好,有病很好地治疗,使其居安食美,心畅神爽,颐养天年,当他们去世后下葬的时候就简约一点。
PART3
清明防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前后也是上坟祭祖的传统时段,但更是山林火灾多发季节。坟前烧纸钱、蜡烛、香火、放鞭炮等极易引起山林火灾,每年各地都有惨痛的教训。
为了切实加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此镇政府发出如下倡议,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制止烧纸钱、点香烛、放鞭炮上坟祭祖的旧陋习,提倡植树献花文明祭祖新风尚,进入林区不携带火种,不野外用火,杜绝一切火灾隐患,让青山常绿,让绿水长流。
PART4
备春耕
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广袤的田野上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已经忙碌起来,抢抓农时,积极投入到备春耕的各项工作中。田间地头,村民们或翻耕土地,或采购农资,或检修农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科尔沁镇从田间地头到大棚基地,扑面而来的是春耕备耕的滚滚热潮。
随着春耕大幕开启,农用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科尔沁镇农机站正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农机具检修、维护等指导服务工作,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镇农科站针对目前春耕春播情况,充分利用微信等渠道,向广大农户及时发布气象服务信息,通过精细化气象服务为春耕春播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兴安盟正在全要素保障咱们老百姓春耕生产,夯实全年丰产丰收的基础。首先,强化了政策保障,稳妥落实粮食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多渠道扶持咱老百姓,充分调动咱老百姓的种粮积极性。其次,正进行机电井的全面检修和调试,保证大家伙都能正常使用。
备春耕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在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农业生产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