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增进文化认同

来源:国家民委 作者:前旗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4-02-22 16:40 浏览次数: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中华各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道德观、社会观、天下观和宇宙观的重要体现,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节庆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展现了中国人民美好的生活状态,对增强文化认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222164218

甘肃省酒泉市下河清镇紫金村社火队走村串户舞龙耍社火。新华社发 高宏善摄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主要体现在节日活动的丰富性、参与的广泛性等方面

全国各地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力拉动节日文化消费,节日文化经济潜力有效释放,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例如,2024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繁荣有序,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持续迸发。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全国举办“村晚”、戏曲进乡村、新年画活动、图书馆里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约15万场,线上线下约6.69亿人次参与。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

节日文化主要包括欢庆仪式、文化符号和精神信仰三个维度。一方面,节日的庆典活动、文化符号和仪式规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同要素,诸如历史记忆、行为方式和心理意识等;另一方面,节日活动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和文化场域。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塑造共同的社会文化行为,传承爱国、忠孝、仁爱、团结、和谐等中华传统美德,赓续文化血脉,增进情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社会浪潮中,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222164223

索朗罗达(中)和孙女们在西藏当雄县的年货市场买年货。 新华社记者 孙非摄

加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教育。以中华文化为根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特色,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培养具有传承中华文化担当的时代新人。积极开展节庆共度等活动,加强中华各民族节日文化的互动融合,增强各民族在理想、信念、精神、情感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着力深化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理念,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共同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

加强节日文化资源开发。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重点体现在道德精神等维度,包括个人修养、家庭教育、社会伦理形塑等多方面。全民参与的节庆活动可以在精神上鼓舞人,周期循环性的节日主题可以在生活中浸润人,要在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数据库和信息传播平台,拓宽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途径。加强政策保障,不断拓展节日文化的娱乐性和公共性,以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与中华文化认同。

微信图片_20240222164226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举办二人台、扭秧歌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演出活动,表演者在街道上巡游演出。 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生活需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节庆活动中,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节庆活动的新阵地、新平台、新空间,创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节庆活动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增添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新活力。

加强节日文化研究,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重点梳理分析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在构成因素,并对当代节庆活动外在形态进行全方位研究,系统地考察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征。以跨文化的视角,梳理历史档案、考古文献和民族志等资料,全面把握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完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理论体系研究:丰富节庆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路径,推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创新性发展;规避节庆活动过度同质化、表面化和商业化的风险,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出发,提升节庆活动的品质;加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促进各民族节日文化交流互动,丰富教育传播路径,实现节日文化可持续发展。

回溯既有模式,促进节日文化互动的动因主要有四种范式:一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侧重于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规律之间的联系,体现着人类对生命本源的追求;二是地理空间的文化互动,人民群众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使节日文化产生关联;三是以时间为要素的文化变迁,强调现代性对不同时空节日文化的影响;四是节日文化的话语权,体现在跨文化间的文化赋能。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增进文化认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制度性的大传统类型民间自发组织的小传统类型组合模式。因此,透过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节日互动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联性的深层机制,发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中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增进“五个认同”。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科尔沁右翼前旗人民政府   地址:内蒙古科右前旗党政大楼 联系电话:0482-8399165

政府网站标识码1522210017  蒙ICP备2021004128号-1  蒙公网安备15222102000000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82-8399165   举报邮箱kyqqwz@126.com